首页 > 早教 > 学前教案 > 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有恐惧?

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有恐惧?

来源:育教儿    阅读: 2.46W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游乐场的攀爬设施前,孩子又想去爬,又有些犹豫。
爸爸看出来了,孩子有自己的判断,也有自己的顾虑。于是说,“你想试一试,又有点担心。爸爸在这里陪着你。你中途想下来,跟我说一声,我们就下来。”
在孩子犹豫的当头,爸爸陪伴孩子度过艰难的抉择时刻。爸爸对孩子犹豫状态的接纳,以及给孩子的承诺,更像是轻轻一推,帮孩子去面对自己的恐惧。
相信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后,孩子的恐高心理将会大大减轻。
孩子在不同年龄段,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恐惧对象。这些恐惧是孩子的想象力、判断力、以及“自我”健康发展的指征。
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有恐惧?

父母的理解和支持,是孩子战胜恐惧的基石。
简言之,恐惧不可怕。倒是对恐惧的恐惧,才可怕。譬如,父母不允许孩子有害怕的情绪,或者为了孩子的“害怕”情绪,过于忧虑、担心,或者贬低孩子的“害怕”情绪,都会导致孩子一直陷于恐惧之中,甚至让孩子有不必要的羞耻感和心理负担,最终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。
下面我们从常见的孩子恐惧对象入手,具体了解下,孩子们的恐惧心理究竟有何意义,我们又可以如何应对。
▌怕黑
精神分析学派认为,孩子怕黑源于分离焦虑。他以为自己睡着了,就会掉进沉沉的黑夜里,会不会就此和妈妈分开呢?
实验科学的研究则表明,孩子想象力越丰富,害怕的对象越多。他们害怕的并不仅仅是黑暗本身,更多的是黑暗中的东西(真实的或想象的)或是在黑暗中发生的事。
父母可以让孩子逐渐去适应黑暗的环境。在家里,可将室内照明度逐渐调低,在这个过程中和宝宝一起玩他喜欢游戏,让孩子慢慢接受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活动。
你还可以陪孩子去探索“黑暗”。如,孩子在黑暗中看到了窗户上的一些“怪影”,父母可以让孩子立刻开灯,陪孩子弄清产生这些“怪影”的原因。
当然,营造一个好的睡前气氛对于克服孩子怕黑的心理也是非常有效的。
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有恐惧? 第2张

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害怕有关的绘本,可以帮助孩子洞察自己的情绪。
▌怕去医院、怕打针
你总能看到很多孩子在医院看病时哭哭啼啼,紧抱在父母的身上不愿意离开。有的孩子害怕打针,甚至还没看到护士的准备工作就开始哭上了。他们害怕的已经不仅仅是打针的疼,而是之前所有的负面情绪。所以,孩子的害怕,表现出的哭闹,是他们排解负面情绪、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。
如果父母只说一些“没事”“宝宝不怕”之类的话,孩子根本听不进去,甚至会哭得更厉害。
如果父母也很焦虑、紧张,还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。
相反,如果父母坦诚打针会疼,描述疼到什么程度,并情绪平和地做好安抚工作,则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消化恐惧心理。
你还可以在候诊的时候,讲讲孩子喜欢听的故事,或者给他吃点他喜欢的食物,引导他看看周围新奇的事物,激发好奇心,转移注意力。
另外,当孩子看到年龄相仿的同伴表现得很勇敢时,对孩子来说也会是一个积极的刺激。他们会去模仿,并认为自己也可以做到。比如,他看到了别的打针没有哭的孩子,也会降低他的害怕心理。
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有恐惧? 第3张

让孩子了解他正在或将要进行的治疗,会让孩子没那么害怕。
▌怕猫、狗、毛毛虫等小动物
一些孩子大约从2、3岁起,开始表现出害怕狗或猫等动物。这是因为,此时孩子已经开始意识到,这些动物会对自己造成伤害,害怕在这里是一种自我防卫。
消除这样的害怕,可尝试逐步脱敏。
例如,孩子怕狗,先给他看狗的照片,让他熟悉狗的形状,最好让他对狗逐渐产生兴趣。然后陪孩子听狗叫的声音,由远到近,慢慢适应。最后在很远的地方让孩子看狗,慢慢靠近,一次不行,可以等下一次,每次到孩子不能忍受为止。逐渐提高孩子的耐受力。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,孩子就可以用手摸狗,与狗一起玩耍了。
为什么一定要允许孩子有恐惧? 第4张

当孩子觉得不会受到伤害,他便不再害怕了。
最后还是要说,对待恐惧这类负性情绪,你越是抵触它们,它们就越是强烈难受。相反,你允许它们的存在,它们的影响力反倒会减弱。
你作为父母,能够耐受孩子的恐惧,那么孩子也能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恐惧。反之亦然。
《胆小猴的智慧》
看了本集儿童剧,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:什么是胆大?胆子大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?是吓唬比你弱小的人吗?还是面对恐惧,积极应对?
此外,越是胆小的孩子,越是需要得到周围人的肯定。正面的评价和肯定,能帮助胆小的孩子慢慢建立自信心,并逐渐强大起来。
每次看到你小小的脸庞
就觉得我是何其幸运
也因为珍重
所以变得小心翼翼
亲爱的宝贝
一生幸福快乐
是我全部的希冀

教育资讯
故事绘本
胎教知识
行为心理
智力发展
学前教案
幼儿园教育
亲子活动